医院医疗净化工程的设计与建设
医院医疗净化工程,是指通过专业的工程技术手段,对医院内特定区域的空气洁净度、温度、湿度、压差、气流组织、噪音、照度以及微生物浓度等参数进行有效控制,使其符合预定标准,以保障医疗活动安全、提升医疗质量的系统性工程。
其核心目标是创造一個"受控的医疗环境",主要服务于两个层面:
1、保护患者:在手术、治疗、康复过程中,患者免疫力可能较低。净化环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中的微生物(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)对其造成感染的風險,尤其是在重大手术、烧伤、器官移植等领域。
2、保护医护与环境:在处理高危传染病患者时(如结核、SARS、COVID-19等),净化工程通过负压隔离和高效过滤,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,保护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区域的安全。
关键控制参数包括:
● 空气洁净度:以每立方米空气中≥0.5μm的微粒数量划分等级(如百级、千级、万级、十万级)。
● 静压差:防止污染区域空气流向洁净区域的屏障,如手术室为正压,隔离病房为负压。
● 温湿度:为医护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,并抑制细菌滋生。
● 气流组织:采用"上送下回"或"上送侧回"等方式,使洁净空气优先流经关键区域,有效排出污染物。
● 微生物控制:通过过滤、消毒等手段,将环境中的细菌总数控制在标准以内。
医院医疗净化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是一项跨学科、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,它融合了建筑学、暖通空调(HVAC)、医学、微生物学、自动化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。一个成功的净化工程项目,必须遵循科学、严谨的流程和标准。
(一)设计阶段:蓝图规划,标准先行
设计是净化工程的灵魂,决定了项目的最终效果和运行成本。
1、需求分析与规划定位
● 明确功能:首先需明确净化区域的具体医疗功能,如:是进行心脏外科的百级手术室,还是进行骨科手术的万级手术室;是保护性隔离病房(正压),还是呼吸道隔离病房(负压)。
● 标准遵循: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,如中国的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、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,以及国际上的ISO 14644等。
● 流程规划:合理规划人、物、气流的流程,做到"洁污分流、医患分流",避免交叉感染。例如,手术部需设计医护人员通道、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,且路径清晰、不交叉。
2、核心系统设计
建筑装饰设计:
● 材料选择:必须采用表面光滑、耐磨、耐腐蚀、不产尘、不易滋生细菌、易清洁消毒的材料。如电解钢板、抗菌彩钢板、专业PVC卷材地板、树脂板等。
● 结构处理:所有墙角、墙与顶棚的连接处均应做成圆弧形(R角),无卫生死角,便于清洁。
暖通空调(HVAC)系统设计:这是净化工程的核心。
● 空气处理机组(AHU):配备初效、中效、高效三级过滤,以确保空气洁净度。高效过滤器(HEPA)通常设置在送风末端,对≥0.3μm微粒的过滤效率达99.97%以上。
● 气流组织:普遍采用"垂直层流"或"水平层流"方式。手术台上方设置洁净送风天花,形成"空气淋浴",使洁净空气首先覆盖手术关键区域,然后从两侧或下部回风。
● 压差控制:通过送风量大于回风量(正压)或送风量小于回风量(负压)来维持压差,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。
● 温湿度控制:采用精密空调,实现全年24小时恒温恒湿控制,通常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2-25℃,湿度维持在40%-60%。
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:
● 照明系统:手术室采用专业洁净灯具,无眩光、高照度(通常≥500lux),并设有备用照明。
● 通讯与信息系统:集成电话、网络、对讲、影像传输(如PACS系统)等,实现信息互通。
● 自动控制系统:构建楼宇自控系统(BAS),对空调、压差、温湿度等参数进行集中监控、记录和报警,实现智能化管理。
(二)建设阶段:精细施工,质量为本
建设是将设计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净化工程的成败。
1、施工准备与现场管理
● 施工单位需具备相应资质,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。
●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,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,确保施工过程不对医院现有环境造成污染。
2、关键工序控制
● 围护结构施工:确保板材安装平整、接缝严密,并采用专用密封胶进行密封,保证房间的气密性。
● 风管制作与安装:风管应采用优质镀锌钢板,制作过程需清洁、密封,安装后需进行漏风漏光检测。
● 设备安装:空调机组、高效送风口、排风口等设备的安装必须精准、牢固,接口密封可靠。
● 管道与线路敷设:各类水管、气体管道、电缆桥架的敷设应整齐有序,穿越洁净室壁板处必须进行密封处理。
3、调试与检测验收
● 系统调试:在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,进行单机试运行和系统联合调试,检查各项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。
● 性能检测: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综合性能评定,检测项目包括:
空气洁净度级别
静压差
截面平均风速/换气次数
温湿度
噪音、照度
浮游菌/沉降菌浓度
竣工验收:在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后,方可组织竣工验收,并移交全套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。
(三)运行与维护:持续保障,动态管理
净化工程并非一劳永逸,其性能的持续稳定依赖于科学的运行与维护。
● 日常监测:定期进行压差、温湿度等参数的巡查和记录。
● 定期维护:按照规定周期更换初、中效过滤器,清洗表冷器,并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和更换。
● 清洁消毒:制定严格的清洁消毒规程,对墙面、地面、设备表面进行日常和终末消毒。
● 人员培训:对使用区域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,使其了解净化区域的行为规范(如减少不必要的走动、正确开关门等)。
医院医疗净化工程是现代医院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,是衡量一家医院现代化水平和医疗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志。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修工程,而是一个集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调试、运维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。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设计、精益求精的建设和专业规范的维护,才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构建起一道坚实可靠的"无形防护墙",真正实现以环境服务于医疗,用技术保障生命。